永辉超市归于平庸
永辉超市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,又因为董秘的霸气回应上了热搜,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,最后还是以公开道歉收场。
烦恼不止于此。这几年的永辉超市,核心超市业务增长乏力,新零售业务持续亏损不得不剥离上市体系,资本运作连续错失重大机遇,逐渐归于平庸。
那个最年轻但业务拓展最迅猛的商超上市公司;那个业务最稳定、盈利能力一流的头部连锁超市;那个在国际商超巨头牛奶国际以及腾讯、京东加持下,联合中百集团、红旗连锁组成“永辉系”的曾经的行业旗手,荣光不再。
辉煌
4月16日,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,永辉超市(601933.SH)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致歉公告姗姗来迟。“公司高度重视,已成立专项自查小组。管理层对该事件自查自纠,深刻反省。”
原来,此前媒体报道称,今年一季度,永辉超市在福州、莆田、龙岩等多地的多家门店,共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。
随后,公司董秘张经仪辩解称,“永辉超市每天自测量达3000多批次,一个季度90天、基本上近30万次的检测中,出现15批次的不合格,你说多不多”,亲手将话题送上热搜。
无论是业内专业人士,还是普通网友消费者,都感到无比诧异: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的永辉超市吗?
1995年,高中都没毕业的张轩松开始做超市,3年后开出第一家永辉,2001年也还是只“经营着几家小超市”。
到了2010年,公司摇身一变,成为上交所上市公司,拥有门店156家,总经营面积105万平方米。
上市之后,永辉超市进入快速扩张期。截至2020年6月底,公司在25个省市已发展938家连锁超市及458家mini店,经营面积超过750万平方米。
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》榜单,永辉超市超越沃尔玛中国,提升一名,进入前三甲。
要知道,永辉超市创立的时候,已经错过了中国连锁超市的发轫期,只能算是行业跟随者;公司2010年才上市,是行业内最年轻的上市公司,这一年,公司甚至排不进连锁超市前十。
成长性之外,在业务创新、业绩表现、资本运作等层面,永辉超市都是中国连锁超市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为了提升经营效率,永辉超市是行业内较早重视生鲜业务的连锁超市。2020年上半年,公司生鲜及加工板块的收入,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一半。甚至,这一模式还曾对外输出,帮助中百集团(000759.SZ)进行业态升级。
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新零售,公司也并未缺席,永辉云创作为旗下新零售业态操盘主体,曾位列公司四大业务板块之一。永辉旗下的新零售品牌超级物种,曾经是阿里盒马鲜生最主要的同行者。
前几年,线下零售行业因业绩压力出现关店潮,甚至连曾经的行业前十新一佳超市、农工商超市等,也落得个倒闭的命运。在盈利能力普遍较弱的连锁超市行业中,永辉超市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发展,成为业绩最稳定、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。
2014年牛奶国际入股永辉超市,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,2015年京东入股,2018年腾讯入股,公司成为连锁超市行业中背景最强大的企业。
牛奶国际虽不如腾讯、京东家喻户晓,但旗下的惠康超市是香港两大零售巨头之一,与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市齐名。
在牛奶国际、京东和腾讯的加持下,公司陆续开展行业并购。2013年开始举牌中百集团,如今持股29.86%,仅次于武汉国资;2017年入股红旗连锁(002697.SZ),成为第二大股东。连锁超市行业,“永辉系”成型。
倒退
食品安全危机及应对失误之外,永辉超市的管理漏洞早已暗自爆发。启信宝显示,公司自身风险488条,关联风险超过1万条,诉讼纠纷、违法违规、环保处罚等风险点层出不穷。
原来这些普通、传统超市们经常犯下的错误,也终于轮到张轩松为“平庸”担心了。
而且,这种平庸一向是全方位的,永辉也不例外,业务拓展、盈利能力、资本运作,这些永辉的闪光点,早已不复往日荣光。
2018年底,永辉超市将旗下新零售业务独立,引入腾讯、今日资本、创新工场等投资方;2019年,以同样的方式,公司失去对旗下B2B业务彩食鲜的控制权,这一次的合作伙伴为腾讯、高瓴资本、红杉资本等。
一方面,确实是借助剥离的机会,引入外部资本,为这些业务寻求更多可能性。一旦做大,持有最多股份的永辉超市及创始团队,仍然是最大的受益方。
当然,最直接也是最迫切的,还是借机让这些业务出表,避免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——后来苏宁易购剥离苏宁小店,也是同样的动机与操作。
以新零售业务为例,永辉云创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1-6月分别亏损1.16亿元、2.67亿元、3.89亿元,2018年上半年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额为-1.91亿元,直接导致永辉超市业绩下滑。
传统业务板块,2017年-2018年,公司门店数量及经营面积拓展失速,大小门店辗转腾挪,经营面积始终维持在500万平方米。直到2019年公司合并了百佳永辉,才短暂地再度进入增长轨道。
2018年底,公司与腾讯、百佳中国(李嘉诚旗下)达成合作,永辉拿出在广东地区的业务,百佳中国以门店及现金出资,腾讯拿出1.25亿元,按50%、40%和10%的持股比例组建合资公司,以永辉百佳Bravo及永辉百佳TASTE为品牌,在大湾区开展零售业务。2019年5月1日开始,百佳永辉开始并入上市公司。
新零售业务置出,传统超市业务合并置入,永辉超市到底遭遇了什么?
2019年公司倾注最大动力的永辉mini店,也在去年遭遇重大挫折。2020年上半年,该板块新开门店16家,闭店88家,门店数量减少了72家。
公司提出的2020年全年新开130家门店的目标,不知道最终能否实现。
2020年底,公司持股32.14%的上蔬永辉宣告破产,虽然并不会产生投资损失,但该参股公司尚欠公司251.22万元款项,只能全额计提减值准备。
业务颓势之下,公司的业绩警钟已经敲响。2019年,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再创新高,增长20.31%至848.77亿元,但核心零售业务毛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,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仅5.63%,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。
受疫情影响,关系民生的超市业务得以提振,暂时缓解了公司的业绩增长压力。去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为726.70亿元、20.28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了14.36%和31.86%。
资本层面,公司的倒退也非常明显。
近几年公司投出去的几个项目,更多地像是短线的财务投资:2018年入股国联水产,去年以来已开启两轮大规模减持,获利近5000万元;其他的,IPO前入股宝龙商业,投资拟上市公司湘村高科,均是如此。
永辉超市近年曾谋划数次大手笔的行业并购,2019年先是准备以要约收购的形式增持中百集团至成为实际控制人,后来又准备收购家乐福。
不过最终,两大宏愿都没能达成,家乐福被苏宁易购拿下,武汉国资仍牢牢掌控中百集团。
永辉超市全方位地进入沉寂期,连锁超市行业的风头,全都跑到了物美那边去。
虽然最近准备港股上市的物美科技,仍然只是打包了麦德龙的物美超市,但张文中旗下可是拥有着中国零售行业绝无仅有的独角兽多点Mall。
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永辉超市如今的颓势?难道是因为创始人兄弟不和?
2018年底,持股比例分别为14.70%和7.77%的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,因“经营策略上存在重大分歧”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,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。
那么,永辉超市现在到底听谁的?
本文作者徐霁 斑马消费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4-28返利网正式借壳登陆A股,启明创投、乐天为股东
- 04-273月新消费品牌融资大盘点,这两大赛道依然最凶猛
- 04-14元气森林之父唐彬森的投资帝国
- 04-28信宸资本投资美妆行业全渠道服务商仪菲集团
- 04-20妆发品牌“生气斑马”获数千万元Pre-A轮融资
- 04-20永辉超市归于平庸
- 04-20情趣潮玩品牌SauceDesign非理性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
- 05-24拆红筹架构 洋码头赴国内上市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7-01助力新时代品牌全球化发展 萃弈(The Trade Desk TM)携手GDMS成功举办品牌出海营销论坛
- 06-3034岁,她靠500家店撑起一个IPO:奈雪市值300亿
- 06-302021上半年全球热门娱乐应用榜单:抖音和TikTok蝉联双榜冠军
- 06-30茶饮第一股的尴尬:成不了星巴克,跑不过喜茶
- 06-221.85亿男生关注美妆KOL 46岁以上男性活跃占比达13.5%
- 06-18天猫部分品牌超过50%成交来自会员 阿里吹雪:私域公域结合才能实现最大价值
- 06-16阿里健康发布《2021天猫养生趋势新洞察》:颜值经济催生“美妆式变美”
- 06-15千亿美妆市场“新”商机:资本重注品牌与渠道,竞争下增长与亏损并存
- 06-09销售额大涨五成 韩国免税店“活”过来了?
- 06-09拓品类“老将”谋变 付费制会员模式迎来风口